返回

娄底市教育督导委员会对新化县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市级预评意见
  根据《湖南省教育督导条例》和省人民政府、省委组织部的要求,按照《湖南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方案(2014-2020)》,娄底市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教育督导评估考核组,于3月26至28日对新化县开展了“两项督导评估考核”市级预评,同时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省检开展了市级督查。评估组认真听取了新化县副县级干部周先成同志代表县委、县政府所作的教育工作汇报,查阅了有关档案资料和财务账目,实地查看了琅塘镇、坐石乡、圳上镇等13个乡镇和城区学校,重点查看了6所普通高中、1所职业中专、30所义务教育学校和8所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及教育教学情况。经市评估组认真研究和充分讨论,形成以下督导评估考核意见。
 
  评估组认为:近年来,新化县委、县政府特别是本届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发展,党政主要领导切实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直面现实,正视问题,认真整改,来势很好,教育优先发展的机制不断完善,教育投入稳步增加,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教育质量稳中有升,职业教育强力推进,全县教育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主要成绩和特点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教育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
 
  第一,县委、县政府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本届县委、县政府能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的执政理念,将教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从战略和制度上突出了教育优先发展。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县委、人大、政协主要领导为顾问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订出台了《新化县关于加快推进教育跨越发展的决议》、《新化县教育重大基础设施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及《新化县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对化解大班额、薄弱学校改造、校园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县委、县政府建立了县、乡两级促进教育发展的“五项制度”,即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党委政府议教制、领导干部联点制、部门与乡镇教育工作责任制、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教育工作制。近两年来,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教育工作6次、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教育工作7次。县人大、县政协深入基层调研考察,为教育发展献计献策,对新化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第二,党政主要领导认真履职,勇于担当。新化县系国家级贫困县、扶贫攻坚重点县,本届党政主要领导对教育工作精心谋划,精准发力,合力攻坚。县委书记朱前明倾情教育,把新化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把优先发展教育,彻底改变新化教育的落后现状作为自己的执着追求,竭尽全力破解教育发展难题。县委副书记、县长左志峰自任职以来,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切实履行了教育工作第一责任,多次主持召开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化解大班额等重大问题。为了做好迎接县级教育工作“两项督导评估考核”和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今年2月底,新化县召开了全县迎检动员大会,县委书记、县长采取了非常措施,以书记、县长“交办函”的形式,明确了工作任务,强化了工作措施,加强了组织领导,落实了工作责任。
 
  第三,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县教育部门集中精力抓管理,有效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组织、人事、财政、编制、发改、城建等有关部门在班子建设、教师调配、经费投入、职称评定、项目建设等方面考虑了教育实际需要;公安、文化、卫生、城管等部门为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作出了贡献;各乡镇重视教育的意识明显增强,每年安排经费用于学校建设和奖励、慰问教师(如上梅镇每年拿出100万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并积极协调校农矛盾,为学校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县教育督导部门,加大改革力度,成立督政、督学工作办公室,有效规范了督学责任区的建设与管理。全县重教兴教的氛围较前有了明显好转。
 
  (二)依法落实教育经费,教育投入稳步增长
 
  一是教育经费做到了逐年增长。经查,2016年公共财政教育支出121232万元,占公共财政支出657358万元的18.44%,2017年公共财政教育支出128107万元,占公共财政支出660704万元的19.39%,两年对比增长了0.95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公共财政教育经费2016年121232万元,2017年128017万元,比上年增长了5.6%,财政经常性收入2016年83127万元,2017年87315万元,比上年增长了5%,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0.6个百分点。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逐年增长,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2016年5446元,2017年5477元,生均增长了31元。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逐年增长,2016年729元,2017年785元,生均增长56元。
 
  二是教育政策性口子经费基本得到落实,教育专项经费基本得到保证。城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等教育专项经费均能按规定比例足额征收并全额用于教育改善办学条件;上级下拨的教育专款及时足额拨付;教师培训费、学前教育发展专项经费、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教育督导经费财政均预算单列。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到位,国家助学金、中职免学费补助资金相关配套经费足额预算并做到及时足额发放给学生。
 
  三是依法保障了教师工资,教师福利待遇基本得到落实。教师基本工资按国家、省定项目和标准全额纳入了财政预算,由财政工资统发中心按月及时发放;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按公务员的标准发放,其经费由财政全额预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政策性福利待遇实行财政统筹安排。落实了农村教师特殊津贴的有关政策。
 
  (三)强化教师培训培养,教师队伍不断优化
 
  一是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名师工程,评选三届县级骨干教师397名,组建了10个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不断加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下得去”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确保全县所有教师每人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
 
  二是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出台了《新化县教师编制补充办法》、《新化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近两年来,通过定向培养、现场招聘、单位招考、特岗招聘、异地调入等方式,共补充教师1217名。从2018年起,启动面向师范院校应届毕业生的简易招聘程序和政府自主委培项目,争取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将教师基本补充到位。目前,新化县教育局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已经出台了《新化县教育系统公开引进人才实施方案》。
 
  三是加大教师城乡交流。出台了《新化县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实施方案》,每年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走教。2017年轮岗交流城乡校长教师378人,局机关与学校之间干部交流21人。
 
  (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办学水平稳中有升
 
  一是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出台了《中小学幼儿园布点专项规划》,制定了《新化县第二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合理规划县乡幼儿园布局,充实公办幼师队伍,逐年招录公办幼儿教师;整合社会资源,大力发展普惠幼儿园。经查,2016年、2017年普惠性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71%、75.5%。
 
  二是义务教育稳定发展。近年来,高起点新建了思源实验学校,改扩建实验小学、上梅镇三小、上渡办中心学校和明德学校,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全县所有农村学校实现了“班班通”和无线wifi全覆盖,实现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互联与共享。县教育局连续5年获得全国主题教育活动优秀单位。
 
  三是高中阶段教育强劲发展。新化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不仅化解了普高的全部债务,而且投入1.2亿元,加强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新化一中的改扩建工程,同时投入1.9亿元改造新化县职业中专,争创湖南省示范性职业高中。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经费问题
 
  第一、部门预算没有很好的落实。一是用于教育的各项财政资金没有全部纳入教育部门预算,如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出让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用于教育的资金在部门预算中反映不出来。二是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没有理顺,没有严格实行教育经费预算“两上两下”编制程序。三是农村税费改革后,用于教育转移支付的部分去向不明。四是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被政府用于购买教师的五险一金。
 
  第二、义务教育学校投入严重不足,存在新的负债。新化教育历年欠账较多,不能比照其他县市迎检投入数额。对此,新化县委、政府必须有清醒的判断。经查,农村学校公用经费严重不足,2017年底全县义务教育账面负债1790万元;生育保险财政没有安排,经查,2016年、2017年全县上交生育保险286万和324万,均由学校公用经费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部分2016年、2017年、2018年预算没有安排,导致大部分学校经费困难,无法正常运转。
 
  第三、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费运转困难。一是绩效工资没有全额预算到位,2016年、2017年非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水平为37440元/年,财政保障仅15%,差额部分在学校学杂费收入和公用经费中解决;二是高中公用经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16年全县高中预算公用经费1050元/人,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47.6%;三是非义务教育学校经费拨付不及时,如新化八中到目前还没有拨付公用经费,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第四、全县教育系统工会经费和福利费,财政没有预算安排,均由学校公用经费承担。经查,2016年、2017年上交工会经费429万和548万,计提福利费857万和1069万。
 
  第五、教育费附加征收情况不清。2016年、2017年教育费附加应征1401万、1642.7万,实际征收1843万和1898万,分别多征442万和255.3万。地方教育费附加2016年、2017年应征934万元、1095.16万元,实际征收1297万元和1236万元,分别多征363万元和140.84万元,原因不明。
 
  (二)办学条件问题
 
  第一、绝大多数学校办学条件严重不达标。按照湖南省义务教育办学条件“10项核心指标”要求,新化县大部分学校在师生比、校园面积、校舍面积、功能室、生均图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等多项指标不达标,连申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门槛都达不到。全县249所完全小学、3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部,只有77所达标,达标率为27.1%;全县57所初中、3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初中部、5所完全中学的初中部,只有33所达标,达标率为34.02%。办学条件达标率与国家要求的平均要达到80%相比,任务还十分艰巨。
 
  第二、超大班额情况异常严峻。大班额不仅城区学校存在,而且已经蔓延到乡镇中心校甚至部分村小。所查9个乡镇及城区学校,普遍存在大班额情况。目前,全县55人以上的大班额有1333个,65人以上的超大班额有849个。县机关幼儿园和部分乡镇中心幼儿园班额超大。县机关幼儿园10个班收托464名幼儿,大班平均班额55人,中班50人,超过规定班额45%。义教一组督查的13所学校中,有10所学校的大多数班级人数超过66人,孟公镇中心小学24个班都是超大班额,其中最大班额94人,上梅三小最大班额96人,超大班额数2017年底在全省排第二。
 
  第三,“四改三化”的任务非常艰巨。按照省对义务教育学校的督查要求,明确提出了“四改三化”,即改厕所、改澡堂、改食堂、改寝室、美化、亮化、净化。新化县绝大多数农村学校都是旱厕,且蹲位不够,农村初中学校寄宿生两人共一个床位,甚至三人共一床的情况比较常见。一些学校没有围墙,没有旗杆,没有操场或运动场,也没有60米直跑道,连国家规定的薄改“20底线”要求都达不到。
 
  第四、设施设备严重不足。经查,大部分学校六大功能室缺乏,实验器材严重不足且严重老化,根本不适应新课改教学的需要;多数学校图书不达标,没有按要求添置图书,学校图书管理不规范,有待加强。
 
  (三)学校管理问题
 
  第一、常规管理松懈,迎检意识淡薄。个别学校校长不熟悉家底,校园卫生条件差,校容校貌差,校园文化建设滞后,学生养成教育落实不到位。在迎接国、省检方面存在上热下冷盲目乐观情绪,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未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大部分学校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停留在课表上,多数小学未真正开设信息技术课和科学课,部分学校体育课存在“放羊”现象,没有完全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
 
  第三、对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与管理不到位。全县29个乡镇只建设了19所中心幼儿园;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存在对外个体承包问题,19所已建中心幼儿园中有12所对外承包,有7所无证办园。辖区内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示范幼儿园引领作用发挥不够,普遍存在“小学化”倾向。
 
  (四)学校安全问题
 
  学校安全防患意识有待加强,安全工作责任制未完全落实到位,安全隐患未完全排查整改到位。经查,孟公镇中心学校食堂系危房,应拆未拆;坐石乡中心小学校园未封闭,当地居民可以自由出入;上渡办中心学校校内有居民楼,产权却不属于学校;琅塘中心学校和中心小学的灭火器过期未处理;琅塘中心学校的学生寝室走廊高度不够;部分学校没有门卫室;学校校外摆摊设点现象严重;相当部分学校周围民居建设规划不科学,不仅堵塞了学校的通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空间;大班额现象严重,特别是县机关幼儿园和部分乡镇幼儿园的大班额,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五)教师队伍问题
 
  一是数量不足。据了解,新化县目前中小学教师缺口很大,达2300多人,且呈增长趋势。普通高中学校研究生占专任教师的比例2017年为3.47%,未达5%的评估标准。二是结构不合理。经查,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仍然存在。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专任教师严重缺乏,大部分教师没有参加教师适岗培训。三是队伍不稳定。农村小学代课教师、特岗教师比例较高,教师年龄老化现象严重。
 
  三、整改意见与建议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政治站位。湖南省新一轮县级教育工作“两项督导评估考核”是促进县级教育工作全面发展的一次综合督导评估,是省委、省政府强化县级教育工作履行教育职能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当地党委、政府主要责任人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特别是优质教育需要与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矛盾的迫切需要,是促进教育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2015年就下发了《关于建立对县级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工作约谈制度的通知》,对教育工作整改不力,存在突出问题、或出现严重反弹的县级主要领导要进行约谈,约谈情况记入个人档案。新化县党委、政府要站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高度,进一步强化各职能部门及乡镇履行教育职能,不断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努力营造全民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树立“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发展意识,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举全县之力,实施“一校一策”,精准发力,确保迎检顺利过关。
 
  (二)采取非常之策,做好顶层设计。目前,新化县教师缺额较大,义务教育缺少学位达2.5万个以上。新化人口从过去几年的100多万增加到现在150万,城区并没有增加几所学校,农村学校通过合并、撤并,不仅没增加,反而有所减少,造成现在城区和农村65人以上超大班额和55人以上的大班额较多,这是长久以来,历史欠账太多造成的。根据去年6月省人民政府下发的《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2018年全部消除65人以上的超大班额,从今年秋季入学起,小学一年级按不超过45人、初中起始年级按不超过50人标准班额招生;到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实现按标准班额办学。因此,新化教育的发展与国家的要求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县委、县政府要秉着适度超前的原则,科学制定新化县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消除城乡大班额专项规划,大力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工程,加快城区以及乡镇、村级新建学校和改扩建学校建设进度,大幅度增加城乡学位。新化县各级各部门要对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的规划、立项、报建等实行项目捆绑,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快审快结,并按照有关规定实施税费减免,全力化解大班额,改善办学条件,配足配齐师资,为学校发展夯实基础。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对全县中小学全面摸底排查,分校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路线图、时间表,强化责任落实,切实抓好整改。
 
  (三)加大经费投入,着眼长远发展。按照省评估要求,要建立公开透明的经费预算管理体制,依法足额纳入财政预算,落实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要求。新化县应尽快理顺经费预算管理体制,用于教育的各项财政资金应全部纳入教育部门预算统一年度编制,教育行政部门要负责编制全县中小学部门预算。对2017年、2018年的教育部门预算进行重新整理,用于教育的各项财政资金全部纳入教育部门预算。教育、财政应各司其职按照考核要求建立公开、透明的教育经费预算管理体制;教师医保、社保、职业年金、住房公积金、生育保险等财政应全额预算;在师资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县财政应按缺编人数安排缺编经费,由教育部门统筹使用,不得挤占学校公用经费。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资金应补足,以后按年度纳入预算;义务教育阶段的账面负债应在国家认定之前消除,以后义务教育阶段不再发生新的债务;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用经费标准,并及时拨付公用经费。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杂费收入全部用于本校建设和弥补公用经费不足,不得用于教师人头经费开支。
 
  (四)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一是要加快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目前,新化县29个乡镇只有19所公办中心幼儿园,与上级要求“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的要求,新化县公办幼儿园数量严重不足。二是公办幼儿园要体现公益性质。新化县19所公办中心幼儿园有12所对外承包,有7所无证办园。新化县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要按照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对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办幼儿园能否承包的问题的复函》等文件要求,公办园不能承包或转交个人承办。对于幼儿园“公建民营”问题,新化县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通过司法或其他途径依法依规终止承包合同。三是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幼儿教学上要开设班级区角,添置教玩具,丰富育人环境,坚持以游戏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不断提高保教质量。
 
  (五)加大考核力度,严格责任追究。今年4月中旬,省教育厅将对未接受国检的33个县进行全面督查,各级各部门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面做好各项迎检工作。县委、县政府要高度重视,要按照评估标准和办法,对表对标,一项一项落实好主体责任,并签订工作责任状,定期调度,不定期抽查,按期结账。要坚持分级管理、分级负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各级政府、各部门一把手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领导责任,分管副职要具体抓好落实。县政法委、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以及乡镇,要对学校周边环境开展专项综合整治行动,为教育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县委、政府督查室要联合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强化对乡镇和职能部门教育工作职责的督导评估,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纳入年度绩效考核目标。对履职不到位的单位主要领导要采取相应措施;对因推诿扯皮、失职渎职,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县纪检监察部门要严肃追责,该约谈的约谈,该通报的通报,该处分的处分,该异动的异动。
 
  针对以上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新化县人民政府应进行认真研究和整改,新化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应跟踪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向市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报告。市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在适当时候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复查。

  想获取更多关于娄底成人高考的相关资讯,如成人高考报名时间、报考条件、考试时间、备考知识、相关新闻等,敬请关注湖南成考网(www.xueli9.com)或关注微信公众号“湖南成考中心”​​​​​​​有疑问可直接联系我们招生老师,联系方式:0731-89903663

成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