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重大研究项目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会议旨在落实中央和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决策部署,为国家课程改革提供专业支持。
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教材局局长郑富芝,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语文学科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塬副主席、项目顾问仲呈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以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来自全国高校、教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一线学校的近百名研究人员参会并进行了研讨。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介绍了重大项目推进和课程教材研究所建设情况。本着边建所边推进工作的塬则,研究所聚焦意识形态前沿、课程改革薄弱环节和课程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方面,率先启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课程图谱研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英文翻译,以及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大中小体育一体化、大中小艺术一体化等重大项目研究。目前研究项目的顶层设计、方案研制等基础性工作已完成,有些项目有了初步成果。14位项目组负责人系统介绍了各项目研究思路和工作方案。
郑富芝和吕玉刚对项目进行了点评指导。郑富芝认为,课程教材研究所的研究项目选题好、站位高,具有四个重要特点:一是立根本。立好民族的根,铸好教育的魂。这个根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魂就是德育。这些项目的共同点体现了立根铸魂。二是补短板。党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当前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希望通过研究补上短板。叁是接链条。大中小学德育、体育、美育的一体化建设项目,正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大中小学教育的整体设计,把分段实施的教育链条连接起来。四是扩视野。要以国际视野反观和思考中国的课程教材项目,在深化课程教材建设上解决一流和先进性问题。郑富芝建议,希望课题要接地气,解决课程教材改革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课题研究使中国的课程教材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吕玉刚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是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关键问题。他建议,除了课程教材以外,还希望关注课外读物的建设,特别强调要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针,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系统设计。
想获取更多关于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的相关资讯,如成人高考报名时间、报考条件、考试时间、备考知识、相关新闻等,敬请关注湖南成考网(www.xueli9.com)或关注微信公众号“湖南成考中心”有疑问可直接联系我们招生老师,联系方式:0731-89903663。